五、规律与节奏
「有晚上,有早晨……」
(创世记第1章第5,8,13,19,23节和合本)
「各从其类。」
(创世记第1章第12,21,24,25节和合本)
接下来,讲健康屋的门。门是在应该开的时候开,在应该关的时候关,所以引申为规律与节奏。
什么叫规律?什么叫节奏?就是我们要学习生命的节奏来摇摆,工作之后你会娱乐吗?劳心之后会从事劳力的活动吗?饮食之后会禁食吗?严肃之后会表现幽默吗?性交之后会把性升华吗?当你的意识休息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就开始活动,这是生命的节拍!
在我开的健康养生课程,常开宗明义就探讨每一个人应该要活到120岁,因为这是上帝允许的,申命记第33章7节记载:「摩西死的时候年120岁;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
若到长寿村去看,90几岁的人还会劳动,有如年轻人一般呢!哇!那身体真的是那么好呀!反观我们周遭,40多岁的人,打个球可能就骨折了!身体怎么差那么多呢?实在是我们没有遵循自然的节奏呀!
在此,引用美国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博士在成功法则的第15个法则说到:「生命的节奏就是,当你看到海洋的波涛、季节的变化和月亮的圆缺,你就看到了自然的节奏」,「生命中的任何事物绝对不会静止,运动就是持续不断而且一定的节奏」。观察我们生命的韵律,工作以后要娱乐,运动以后要休息,饮食与禁食要交替,这就是生命的节奏。
「你不必希望永远快乐,因为果真如此那么快乐会变得枯燥乏味。」
不规律的伤害
美国知名励志大师金克拉(Zig Ziglar)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如果你有一匹身价100万美元的赛马,你会让它整晚喝咖啡、喝酒、抽烟,还期望它明天参赛吗?……如果是这样,你干嘛虐待自己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身体?」
{5-14}
日本文部科学省一项历时十余年的调查显示,昼夜倒班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机率是长期上白天班男性的3.5倍。因为不规则的班次造成人体生理时钟(生物钟)的紊乱,使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 使不规律上班的男性更易罹患前列腺癌。
美国波士顿布利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和哈佛医学院所作的研究也发现,经常上夜班的妇女体内的动情激素含量,比从不上夜班的妇女高出许多,而动情激素过高可能引起乳癌。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预防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总署」(IARC)2007年12月正式将「经常处于熬夜状态」列为可能的致癌因子。上夜班的女性由于暴露在日光灯下的时间较长,因而会抑制一种在晚上产生的荷尔蒙──褪黑激素;血液中的褪黑激素含量减少时,乳癌或其他癌症的发生率也会增高,上夜班女性罹患乳癌机率增高的情况,以航空公司的女性空服员最为明显,当然其他夜间工作的女性也有同样情形(注1)。
睡眠生理时钟的紊乱,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情绪不稳、不安、易怒, 对事物缺乏兴趣,除了癌症还会增加忧郁症、躁郁症和酒精药物滥用的机率, 甚至会使你的「那话儿」软趴趴(性功能障碍)。生活的不规律,有时是无奈的工作性质,如空姐、机长、夜班和跨时区飞行的商务人士。但还有些时候有些人是自讨苦吃。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所做的100多只老鼠的实验显示,它们和人一样地经历了时差或是日夜颠倒的生活,结论就是──死得快!好惨!
日夜颠倒,身心受损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最新调查发现,经常轮班且已工作6年以上的妇女,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出50%。
根据台湾劳委会2000年的调查也发现,从事大夜班、小夜班等轮班工作者,不仅有睡眠不足、压力大、胆固醇过高、消化道不适等现象,超过50%的大夜班工作者也有明显血压偏高现象。许多轮职夜班的工作者,长期未能进入深层睡眠,因而感觉非常疲倦,甚至出现焦虑与忧郁情绪。生活不规律,要付出何等大的代价啊?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夜班工作(至少 20-30年)会增加罹患乳癌的风险40-50%(注2) (注3)。
根据台湾2006年针对高雄市女性护理人员及台北地区女空服员进行轮班工作的探讨,发现职场轮班者罹患乳癌之危险性为未轮班者的 2.39 倍(注4)。
顺应大自然的节奏
如果注意观察,不难发现防波堤会被冲垮,但海岸线从来不会被冲垮。为什么?因为海岸线是随着波浪而运动,而防波堤则是抵抗着海浪,无法顺着海浪的节奏,终于有那么一天,撑不住就垮了。
我们必须学习生命的节奏来摇摆,而不是站在原地以不动的姿势对抗。就如同我们会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反映了人体内的节奏。
各位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神亦是很有规律的神。保罗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哥林多前书14章40节新译本)。为什么规律及秩序那么重要呢?因为人只要脱离规律及秩序,就会生病。我们看看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身体一定出问题的。
圣经提醒我们,上帝所安排的一切都是有规律与节奏的。「上主使太阳照耀白昼,使月亮、星星照亮黑夜。祂搅动海洋,使波涛澎湃。祂的名字是耶和华-万军统帅。祂应许:只要自然界的秩序持续,以色列国运就会持续。」(耶利米书第31章第35-36节)
在耕种的规律与节奏,圣经利未记第19章23~25节说到:「你们到了迦南地,栽种各样结果子的树木,就要以所结的果子如未受割礼的一样。三年之久,你们要以这些果子,如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但第四年所结的果子全要成为圣,用以赞美耶和华。第五年,你们要吃那树上的果子,好叫树给你们结果子更多。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早期在农业时代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全照着上帝订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而进行。创世记第2章第2节:「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就是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不是累了才休息,而是需要规律的休息。就好像在耕耘时,土地是需要轮种、休耕的。就是经过这样的程序,足够的时间,让土壤的养分地力可以得到恢复。人也是一样的,必须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让身心更加健康。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马可福音四章26~27节)
为什么人到了晚上会犯困,早上会自然醒来?为什么要在早、中、晚吃饭?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揭示了这一谜题的答案。三位研究「昼夜节律的分子运作机制」的科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克(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得此殊荣。
什么是「昼夜节律」?就是人类、动物和植物会随着时间的变换,出现不同的生理和行为变化。昼夜节律是由体内的「生物钟」操控的,它可以测到白天和夜晚的循环,将生理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如下图)。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详细讲解了人体的生理现象和昼夜节律的关系。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生活。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认为,太阳与地球的变化,使人体的脏腑在一天12时辰(24小时)产生不同的变化。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脏腑「值班」。因此中医讲究顺应时辰变化来保养相应的脏腑,并配合脏腑的运行来治疗相关的疾病。
诺贝尔官网新闻稿对「昼夜节律」的图示。(诺贝尔奖官网新闻稿)
生物钟对人体生理各方面几乎都有影响。生物钟影响睡眠、体温、血压、内分泌多寡和新陈代谢等各种行为及生理功能。时钟基因被抑制的动物,会出现荷尔蒙失调及生理失序现象。打破生物钟规律就会出现不适,如熬夜、时差颠倒、飞行跨越不同时区等等。生活规律长期和生物钟不同调,就会引发癌症、神经疾病、新陈代谢失调和炎症等多种疾病风险。以至于诺贝尔奖肯定──生物钟之发现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深远影响(注5) (注6) (注7)。
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
自然界是按着一定规律法则运行的。例如说:春生、夏耘、秋收、冬藏。我们从每天十二个时辰来谈每一个时辰对人体的影响及重要性。而十二个不同时辰,对应着中医学中提到的十二脏腑,分别都有不同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子午流注」。
▲ 十二经络循行简图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子代表阳,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子午流注遵循太阳变化的规律。阴阳的变化展开为四象,用四季做为代表符号,其功能分别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活动符合此规律时,身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有消耗也有补充。如果破坏此规律,则只有消耗,生命将处于能量加速损失的状态。
子午流注的意义:
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注8)。
亥时(21:00—23:00)是气血流注于三焦经最旺盛的时辰。三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整个体腔的通道。《灵枢》上说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者”,这种“气”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内分泌的功能。有学者认为从生理上讲,三焦是新陈代谢的场所;从病理上讲,三焦的病变就是新陈代谢失常的反映。另有学者则主张,三焦病指淋巴回流障碍及静脉回流障碍,出现水肿、痈疽,其中重症西医称淋巴癌。
此刻一定要保持心境平静,不大悲,不狂喜,不可含怒,保持全身心的舒畅放松,以利进入睡眠状态。
子时(23:00–1;00)是一天阴气最盛的时辰,也是气血进入胆经最旺的时刻,是身体进入完全休养及修复的开始。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祛,气短,谋略而不能决断。胆的生理功能是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胆经的盛衰对于事情的判断能力、临场的应变,有重大的影响。如果胆经出问题,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不聪、皮肤粗糙、失眠多梦、胆怯易惊、忧愁易思、神智痴呆等的症状或黄疸性造成肝炎、胆石症、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等。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熬夜会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
其实,除了中医认为子时是人体代谢身体废物最佳的时间外,就西医的观点来表达是这时入睡,刚好是「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分泌开始旺盛的时刻。生长激素不仅能让人长高,也有治愈的功能,可以修复受损的组织和细胞,同时还可以影响新陈代谢荷尔蒙、更新老旧细胞,让细胞保持活力,延缓、对抗老化。至于褪黑激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在于调节生理周期,启动修复细胞的开关,避免细胞老化。
丑时(1:00—3:00)是肝修复的最佳时段。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休息才能使血回流滋养肝,否则不利于肝脏排毒功能。
如果肝经出问题就会有胸闷不舒、黑斑、眼袋、黑眼圈、头晕目眩等症状,甚至因肝气郁结导致忧郁及其他精神官能症、慢性肝炎、胆囊炎等。
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因此丑时未熟睡者,肝脏就难于藏血及清除血中毒素,导致面色黄灰,情志倦怠而燥,易生肝病。此外若丑时不能入睡,甚至还在劳动或吃宵夜,以致身体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不仅会透支人的体力、影响明天精神,更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变差。
最重要的是,丑时不入睡,更会引起肝火旺、疲劳、视力减退、脾气不好,以及头晕腰痛、月经失调、失眠等症状。
寅时(3:00——5:00)气血流注于肺,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开始阳盛阴衰。此时是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的时段,若休息得好,则能发挥「肺朝百脉」的功能,把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脏腑。
凌晨4点左右,人的心跳与呼吸速度减慢,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此时心脑动脉的血流极缓,易致血栓形成,心脑缺血,我将之称为「生命的危险四点钟」。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研究也发现,多数心脏病发作于凌晨4点左右,学者推测与夜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下降,容易形成血栓,种种因素增加了心梗和卒中的风险。英国另一份研究指出,清晨4点至6点是哮喘高发时段,发作率是其他时间的100倍。很多肺癌病人在寅时去世。
卯时(5:00——7:00)气血流注于大肠经。中医认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也就是说卯时之际,气血会集中流注至大肠经,帮助大肠将全身的毒素、食物残渣排出。此时起床后,在空腹情况下,立即大口喝下500ml以上的好水,将非常有利于排便。早餐食物的选择若再以水果、蔬菜、地瓜与全谷类为主,会使您的排便更轻松、更愉快。
辰时(7:00—9:00 )气血流注胃经,此时吃进的食物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能有效将吃下肚的营养输送到身体各脏腑。
但此时若未适度进食,在胃部大量分泌胃酸却又没食物消化的情况下,自然容易进一步损伤肠胃粘膜,增加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的发生风险。胃是消化食物转化全身营养的枢纽,若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是食物不洁导致细菌病毒摄入,都会伤害到肠胃而出现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等症状,终至发展为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消化不良等。
此外,夜晚胆汁仍在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早晨用餐,食物刺激胆囊分泌胆汁。如果不进早餐,胆汁会在胆囊中停留较长时间,其中的胆固醇等结晶就会析出过多,「停靠」在胆囊壁上,时间长了容易形成胆结石。
巳时(9:00—11:00)气血流注于脾经,也是气血最旺的时期。脾经掌管着人体的运化功能,意思就是将食物消化后转化为「气、血及津液」,然后输送到全身。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造血机能才会强。脾经不通会引起肌肉松弛,乳腺增生、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风湿等。严重时会变成重肌无力症、肌肉痿缩、免疫失常等大问题。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
午时(11:00—13:00)是心经气血充盈的时辰。中医所指心经的功能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第一是心脏原发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等;第二是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精神错乱、癫痫病、抑郁症等。此时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午时是心经气血充盈之时,应适度休息,来调养心气。在心气充足下,自然能推动血液运行,达到养神、养气、养筋的效果,进而使下午至晚上维持精力充沛。
未时(13:00—15:00)是气血流至小肠经之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此时,多喝水,有利小肠排毒降火。午餐应该在下午1:00之前吃,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申时(15:00—17:00) 人体气血多流注于膀胱经。膀胱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排泄尿液。由于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刚刚好也是一天中流失水分最多的时刻。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以帮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促进泌尿系统正常代谢。膀胱经最大的功效是它的排毒功能,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膀胱虚弱时容易出现小便不畅或次数多、混浊不清、或有脓血、遗尿、失禁,尿痛、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前列腺炎、尿失禁、尿崩症等症状。
酉时(17:00—19:00)是肾经运行最剧的时刻。正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脏强壮者才能长寿。建议若想要肾经运行顺畅,此时民众最好将将手边工作停一停,稍事休息、用餐。酉时空腹喝杯水有助于肾排毒。「肾藏精」,按中医理论,精是与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精是生长发育及生殖的物质基础。透过藏精,肾掌管了人体的生长发育。例如,借着肾气及精的作用,女子有怀孕生育的能力,青少年会发育成熟,步入成年,而年老虚衰亦是肾精减退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肾气会逐渐衰退,活力亦会相对减弱,这便是中医用以解释人体正常的衰老过程。此时也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
戌时(19:00—21:00 )是心包经气血充沛的时刻。心包经主要起到保护心脏、保存精力的作用。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外中医认为心包与情志思虑有关。亦即部分作用与脑部相通,能平衡自律神经。所以若想晚上睡得好,此时一定要保持舒畅的心情,从事能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休闲活动。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所做的运动最好是散步,正所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注9) (注10) (注11)。
以上就是12个时辰的经络运用,相信你在看过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了。
另外,国外的医学专家们经过多年观察研究发现了与中医「子午流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天24小时身心状态变化规律表」(注12)(由此也能看出中国老祖宗了不起的地方),对于想要有效地安排工作、休息、进修或医疗时间的朋友,可协助您最佳地发挥每个小时的疗效或作用,活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资料
- 夜猫子作息的女性会增加乳癌罹患率,乳癌防治基金会,取自:https://www.breastcf.org.tw/contents/text?cid=18&tid=7
- Erren TC, Pape HG, Reiter RJ, Piekarski C. 2008. Chronodisruption and cancer. Naturwissenschaften. 95(5): 367-382.
- Megdal S P, Kroenke C H, Laden F, Pukkala E , Schernhammer E S. 2005.
Night work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Cancer. 41(13):2023-2032.
- 吴明苍,非典型工时职业妇女身心健康评估研究,行政院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研究报告,2006。
- 潘荣隆,时间在我身体内,宇宙光杂志第549期,2020-01-02
- 柯弦,2017诺贝尔奖证实中医两千年前的养生论,大纪元,2017-10-25
- YassineMrabet,人类昼夜节律(24小时)生物钟的某些特性,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BC%E5%A4%9C%E8%8A%82%E5%BE%8B#/media/File:Biological_clock_human_zh-CN.PNG
- 潘荣隆,时间在我身体内,宇宙光杂志第549期,2020-01-02
- 洪毓琪,中医师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华人健康网,2018-01-05
- 易霖,子午流注养生秘诀,易霖的部落格,2009-09-18
- 每天不同时辰应做什么才有利于健康,取自:http://www.china-acupuncture.net/ch5element.html
- 一天24小时身心状态变化规律表,卫生与生活第7版,200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