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选食有十二项原则。第一个首要五谷类;第二是结种子的蔬菜;第三是有核的果子;第四是当地的食物;第五是当季(盛产)的食物;第六是成熟的食物;第七是完整(连皮)食用;第八是熟食以蒸煮为主,忌油炸;第九是部分生食;第十是少食;第十一是禁食(断食);第十二是去三害(调味料问题)。
一、首重五谷
「我(上帝)供给五榖和各种果子作你们的食物。」(创世记第1章第29节)
多数现代人的消化系统都不好,台湾健保局统计,医院门诊中80%是看肠胃科。而脾胃的不良正是酝酿慢性病最好的温床。吃进来的多,出去的少,久而久之,你的身体就成了超级垃圾场,恶臭冲天,能不生大病吗?那为什么现代人的脾胃功能会失调呢?原因就是「错把副食当主食,薯条炸鸡糖水汁,蔬果不足榖不吃,米面精致脾胃虚」。
五榖最养脾
中医说「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最养脾」。这就是为什么五榖在我们的饮食中,是占最重要的角色,原因是五榖对我们的脾脏很重要。五谷要选没有精制过的,如糙米、玉米、小米、红米,大麦、小麦、燕麦、荞麦。
食物进入体内后,经过脾胃的消化,然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也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很重要的加工厂。不幸的是,现代人的脾胃普遍不好,所以食物进入体内后,无法达成完整的消化和吸收。就像是,你衣服的口袋有个破洞,你放入再多的黄金,也留不住,都会从袋子掉出来,而且一次放入的越多,洞破得越大。
在非洲大陆和较贫穷的农村,几乎没有肠癌的发生,而在美国、欧洲、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大陆沿海地区,直肠癌却相当普遍。原因之一就在于前者地区居民每天从自然食物中吃进50克以上的纤维,但后者地区的居民追求精致口感的饮食中所含的纤维素连一半都不到,平均每天只摄入14公克的纤维。
其他含丰富植物纤维者,在粮食中有高粱、玉米、小米、荞麦、薯类;在豆类中有大豆、红豆、绿豆、豌豆、扁豆、菜豆、青豆、土豆、毛豆;在根茎类中有洋葱、凉薯、红萝卜;在蔬菜中有韭菜、雪里红、空心菜、油菜、苋菜、豆芽菜、大小白菜、莴苣、萝卜;在瓜类中有茄子、青椒、丝瓜等。
五谷杂粮当主食
每餐一定都要吃五谷杂粮,而且它的比例,最好占总摄入饮食的50%,唯极少数人如有严重痛风者、肾脏病患者除外。很可惜的是,现在我们所食用的五谷杂粮不但数量少,而且所吃的多数都是经过精制的,只剩下热量,几乎没什么营养。像糖尿病患者多半都缺乏维他命B6及矿物质镁,而糙米就拥有丰富的维他命群及矿物质。此外,常吃五谷的人,性格也较为平和。
以米来讲,糙米的营养远胜于精致白米,如糙米的钙是白米的2.6倍,铁则是2.75倍,钾是3倍,镁是5.5倍,烟碱素是6.8倍,维他命B1达7倍,维他命B6高达8.5倍,维他命E是白米的10倍,纤维素则高达8倍。从以上数据您不难发现,现代人为何吃白米吃出全身病来。
所有的榖类都是由植物最精华的种子所组合的,而种子都带有胚芽,富含旺盛生命力;试想一颗小小的种子就可发成枝繁叶茂的植物,其生命力可想而知。而且植物种子可以长久保存,不易变质,例如莲子能保存2千年以上仍然活着。总而言之,种子类食物是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的宝库。
优先选择全谷类
在美国政府2015~2020饮食指南中,鼓励大众多吃全谷类食物(Whole grain)取代精制白米。每天只要吃3份全谷类,就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率。华盛顿大学长达9年的研究也证实,全谷类食物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哈佛大学所追踪的43,000多中年男性14年后,得到的结论也一样,全谷类食物让人远离心脏病,而且体重减轻、腰围变小。
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针对6.4万人追踪5年的研究发现(2007年),每天吃超过300克白米的华人女性,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比每天吃200克以下的高出78%。试想,如果对比的对象是吃全谷类者呢?
哈佛大学另一个针对78,000名38岁到63岁的女性所进行的10年随访所得结论显示(2006年),吃全谷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吃全谷类食物最多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危险可减轻38%。另一位研究(2007年)提及,多吃全谷类不易患高血压。
不只这样,经常或长期食用全谷类食物的人,罹患关节炎、皮肤炎及气管炎等慢性炎症的风险,比少吃或不吃全谷食物的人低1/3。更重要的是全谷类食物可以提升人类的整体健康(注1)。
还有一份很有价值的动物实验,刊登于2006年11月的「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中,值得我们深思。乔治亚大学的研究者丽娜希拉基维-克拉克博士以怀孕的老鼠做实验,喂食不同的食物。结果发现,怀孕期间吃全谷类食物的老鼠,所生下的雌鼠比较不会得乳癌。但是如果母鼠吃高脂食物,则幼雌鼠较易得乳癌。这个实验,也许为越来越多的乳癌罹患者,找到一个很好的预防方法。
2019年最新的研究也证实相同的结果: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 Women’s Hospital)流行病学副教授、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张学宏(Xuehong Zhang)博士2019年2月21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的研究报告显示,多吃全谷物饮食可以降低罹患肝癌风险达37%(注2)。
全谷类有三个主要部份──外层的麸皮、内层的胚芽和胚乳。现在我们所吃经过加工的谷类食品,如白米或白面,在碾磨前,就去除麸皮和胚芽,连带地也消去了其中的维他命、矿物质、纤维素、抗氧化剂和一些植物化学物。所剩的只是热量和一点点的营养素。
现在就行动,丢掉白米、白面、白糖、白盐和味精这五白吧!常吃五白,人生惨白!
回归上帝原创的饮食,回复人类原有的康健。
二、结种子的蔬菜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创世记第1章第29节和合本)
「天天五蔬果」的口号,从美国到台湾,从政府到民间机构,都叫得响彻云霄,因为大家都认为蔬果有益于健康。
蔬果的好处,不只是对一般人,即使已经罹患疾病,甚至是重症(如癌症),都有帮助。台中荣总大肠直肠外科主任王辉明以仁心仁术的医道救人无数。不只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师, 更是一位食疗专家。在癌友会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康复病历。例如:一名患者,由于癌细胞已经转移全身,多年来她已开了37次刀,肝、脑、骨、肺无一幸免,做过电疗与化疗也没有改善。王医师于是劝她改变饮食,改吃天然素食,她接受了。临床上类似这样不治疗的状况,最多撑3个月,但她已经活过9个月,而且状况都相当稳定。
每天吃足够的蔬果能帮助我们摄取足够的营养素,保持身体健康及有助减低身体感染细菌及疾病的机会。美国医学家安妮.威格莫尔(Ann Wigmore)在身患癌症几乎绝望中,坚持一日三餐吃生菜,一连数年不间断,结果在不吃药、不化疗之下,治愈了癌症,而后又活了20多年,此后她更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癌症病患找回了健康。
蔬果威力真是大
新鲜的蔬菜中蕴藏了丰富的健康元素,如我们所熟知的β葫萝卜素、维生素B群、C、D、E、矿物质(硒、铜、锰、铁、锗、锌等特与癌症有关)、纤维素、多醣体和植物化学物质等。另外还有平时较少接触的重要营养素,如多量硫化合物、β谷固醇和干扰素诱生剂等。
干扰素诱生剂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蔬菜中特有的干扰素诱生剂,能够诱导、刺激细胞本身产生干扰素,促进机体增强抗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葫萝卜、丝瓜、蛇瓜、瓠瓜等均含有干扰素诱生剂,但其不耐高温,需生食方可获得。
以五年存活率不到5%的胰脏癌来说,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研究就指出,只要每天吃五份以上的蔬菜,罹患胰脏癌的危险就可以减一半。再以现代人头痛的胆固醇过高的问题来看,2005年2月出刊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中,加拿大圣麦可医院的David Jenkins医师指出:「在血脂肪的初级预防上,饮食控制的潜力并不比第一代的Statin药物效果差。」这篇研究是将大豆、杏仁、全谷类食物与降胆固醇药物相比。结果,食物与药物一样,这些植物性食物竟然在一年后,让胆固醇减少了29%。即使完全没有照着做的人,胆固醇也降了10~20%,而饮食未改的人,胆固醇也没有改变。
多么简单,何乐而不为?
多种蔬果同吃效果相乘
为何每天要吃多种蔬果呢? 就被视为继食物纤维之后被发现的第七种营养素──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来说吧!
美国癌症研究会(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的普林斯说,有些植物化学物可击溃致癌物且消炎(Inflammation);有些可控制细胞再制速度,同时驱使老旧受损细胞毁灭;还有一些会负责定期修护DNA。植物化学物约有一万种,人类目前所知仍然极为有限。
总之,专家们一致认为,人体需要不同的植物化学物,才能保持最佳状况。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可以同时摄取多种蔬果,它们将产生相乘的效果。「包括蔬果、全谷类、豆类及核果的植物性饮食」,初步研究显示,这些食物的相互作用将对身体产生最大的保护作用 (注3) 。
记得了,老是吃少数几种蔬果是不行的,要多样、多种、多色、多味,还要多吃,你就会越来越健康。
美国《男性健康》杂志整理癌症研究机构报告,选出菠菜、青花椰菜、包心菜、胡萝卜、洋葱和大蒜、莓类(蓝莓、草莓)、柑橘类(柠檬、柳橙、葡萄柚)、葡萄、酪梨、番茄为十大抗老食物。
主要是这些蔬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维生素 A、C、E和β-胡萝卜素,可以清除氧气在人体进行代谢反应后产生的自由基,保护身体组织避免受到伤害,进而减缓老化。蔬果也是最好的药方。国内外研究都指出,多吃蔬果对于癌症、脑血管疾病(中风)、心脏病、糖尿病,都有预防和治疗效果(注4)。
三、最佳十种水果
「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创世记第2章第16节和合本)
请看一个有趣的报告,是由美国癌症研究中心所做的。该报告指出,吃越多猪肉的人,罹患胰脏癌的机率越高,但是如果同时又吃大量的柑橘类水果,则可将罹患胰脏癌的机率降至和少吃猪肉的人一样。
柑橘类水果包括柳橙、橘子、葡萄柚和柠檬等。澳洲官方主要研究机构「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CSIRO)研究发现,柑橘是抗氧化物含量最丰富的水果,包括有170多种植物化学物,还有60多种可消炎、抗肿瘤和抑制血凝块形成的类黄酮素(flavonoid)。因此,它能强化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让肿瘤细胞回复正常。
当然,你不能只吃柑橘类水果。不同水果,有不同的效用。WHO曾评选出最佳水果,其排名依次是──木瓜、草莓、柑橘、奇异果、芒果、苹果、杏、柿子和西瓜。美国《读者文摘》也推荐了他们专家心目中对健康最有利的十种水果。依序是──苹果、杏、香蕉、黑苺、蓝莓、甜瓜、樱桃、小红莓(蔓越莓)、葡萄柚和紫葡萄。两者观点好像差别非常大,总之,参考吧!其实,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至于如何简易又正确的识别本身体质与食物的最适配,容我另辟专文说明。
我们都知道,加工肉品在市面上相当普遍,但热狗、香肠、火腿等肉品内所添加的亚硝酸盐,经高温烹调后,会形成过量亚硝胺,增加罹癌风险,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WTO)列为第一级致癌物。台湾农委会因此针对29种水果,包括16种国产、13种进口水果进行去除亚硝酸盐能力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解毒」功能最强的水果是芭乐,其中珍珠芭乐、帝王芭乐并列第一,第三名是红心芭乐,光是芭乐就包办了前三名;木瓜、凤梨分居第四、五名,第六到十名分别是葡萄柚、茂谷柑、海梨柑、纽西兰奇异果及南非葡萄柚。
农委会研究发现,富含维他命C、多酚类、类黄酮等抗氧化剂的水果可分解亚硝酸盐,其中珍珠芭乐及帝王芭乐效果最明显,并有助于降低致癌风险。农委会指出,由于进口水果输运来台的时间较长,维生素C易被分解造成营养流失,所以其分解亚硝酸盐的功能不如国产水果,因此买水果应以国产为优先选择(注5)。
新鲜水果富含维他命和矿物质,尤其是维他命A、C,还有纤维素、天然糖分以及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维他命和矿物质的丰富来源,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极其容易消化、吸收。尤其打成果汁饮用,半小时至45分钟就能通过胃进小肠,但要注意:打成果汁后,要立即饮用,否则会氧化,影响功效。注意:一定要连渣一起吃!
四、当地出产
「身土不二」(韩国古代太医许浚《东医宝鉴》)
「身土不二」一词,最早是在韩国古代名医许浚的书《东医宝鉴》里提到,但现在已经是韩国家喻户晓的成语了。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土」不能分离,每个人与生养他的土地无法断绝联系。现在已经演变为「自己土地生长的食物,最适合这块土地上的人。」「身土不二」的理念其实是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现在更是韩国人奉行的养生之道。
很多人说,我有吃全谷类,也有吃水果及蔬菜,但为什么身体还是不好?因为你吃的食物,并不是当地出产的。
什么叫做当地的食物呢?指的是同一纬度或泛指同一个气候带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满清末年、二次世界大战、1949年国共内战,这三个阶段,有许多中国人因为战乱逃亡,而离开出生地,开始另一段人生。例如,从中国大陆逃到东南亚去,由于还是依照原本的方式饮食,于是许多人就开始生病。
中医的病因观
为什么一定要住在哪里,吃到哪里? 或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呢? 为什么一定要摄取产自我们居住的区域,或生长于相近纬度、气候的地区呢?
我们来谈一点中医学吧!中医学认为,一个人会生病,主要有三个原因,即知名的「三因学说」(注6):一是六淫邪气所侵袭的外因,二是情志所伤的内因,三是饮食劳倦、跌仆金刃和虫兽等所伤的称为不内外因。简单地说,气候、情绪、饮食、意外和房中事等都可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原因。在此您不得不佩服中医在千百年前就有如此先进的病因思想。
这里我们把重心放在「六淫」上。「六淫」是指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分别是风、暑、湿、燥、寒、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
内经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是说,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返寒,秋天应凉而返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热、暴冷等),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 (注7) 。
中医将气候的变化与人的适应联系,分析得极为深入。但是老祖宗有一点没讲清楚(当然是等我们来发现啰),就是──人与气候的适应性是如何建立、加强或弱化的? 恰好自然医学解释了一个原因。
自然医学饮食观
自然医学认为:「任何植物,其本身结构及所含水分都载有和积存着与生长地区相关的来自太阳(日夜)、时间(季节)、宇宙射线、磁场、土壤、空气和温度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能量(Energy),人食用本地区的食物,有助于人获得与本地区相协调的关系,提高人对其所在地区的适应性。」(注8)
这部份的看法,美国久志道夫学院有极为精辟的见解,节录如下,请君共赏。
「印度和非洲的动物食用当地的植物,它们便能够在高温下生存。而在冰天雪地北极的驯鹿和地鼠,则食用当地稀疏、短小的植物,来维持生命。动物因吸收了当地食物,而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在赤道非洲的猴子和长颈鹿,并不会进口乳酪和肉类罐头,毫无节制地大吃起来,生长在北极的兔子更不会在冰天雪地中,订购一箱箱的凤梨和香蕉来啃。这些动物若真有本事,除非也同时拥有暖气、空调、药物和其他人工设施。否则,它们终将生病、甚至死亡。」
「只有人类将此自然秩序搞乱了。我们任意将食物出口、进口,大肆食用不同气候所生长的食物,以至于身体发生严重的混乱,亦失去了平衡。美其名是科技的进步,实际是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进而也危害了自身的健康。任何动物所吃的,都应该是大自然所提供当地或来自相同气候的食物,藉此达到外在环境和动物内在的真正平衡。受到自然秩序的保护,使它们不但可以忍受寒暖的气候,也能够保持健康。」(注9)
是不是所有进口食物都不适合我们吃呢? 非也!
像奇异果,又叫猕猴桃,虽然是进口的,但是最早是生长在中国岭南的水果,台湾跟岭南是相同的气候带,所以非常适合我们吃。
另外,如果我们当地有、但品种不同的食物可以摄取吗?可以的!例如芹菜,由于我们本土有产芹菜,因此国外进口的西洋芹也可以吃。
圣经约书亚记讲到,以色列人进迦南后,就食用迦南的食物,并没有把埃及的食物带出来,如果他们继续吃埃及的食物,对他们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摄食当地当季食物有利环保
当然,有许多人之所以选择当地当季盛产的食物,是环保的考量。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暖化危机,环保人士大声疾呼,饮食方式要吃「低碳里程食物」,亦即要考虑「食物里程」(Food miles)。因为吃当地当季所盛产的食物, 就可以减少食物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长程运送所排放的污染。吃当季盛产的食物,则可以减少为了保存过季食物而需消耗的冷藏能源。
试试看吧!改变饮食,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五、当季(盛产)
「不时,不食」(孔子)
「无论进哪一城,人若接待你们,给你们摆上什么,你们就吃什么。」(路加福音第10章第8节和合本)
以前所有的农产品,都依不同的季节种植及采收,因此你只可以在当季吃到当季收成的农作物。但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像西瓜、苹果、梨子等等的蔬果。其实,西瓜真正的盛产季节是在夏季,所以我们在其他季节所吃到的西瓜,除了是过季的还可能是冷冻过的食物。
食物的生长是有一定的定律,它会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收成,都有不同的食物。例如我们都知道稻米是春生、夏耘、秋收、冬藏。所以我们照着食物的节奏与定律摄取,才是符合大地的自然韵律。
当季盛产食物营养足味道好
上帝所创造的动植物,都需要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才能成熟,其所含质地与气味才够。一旦违反了生长的自然律,则寒热不调、气味混乱。因其长于非自然条件,靠超量的化肥与激素促生。人们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难怪孔子说「不时,不食」。
众所皆知,植物接受日照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蔬果中的叶绿素与维生素的累积,转化与合成。而温室(大棚)栽培所接收日照的强度和时间,都不如在露天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蔬果,而且,自然条件种植有利于促进植物的代谢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增加植物矿物质的含量。因此,反季节蔬果的营养含量常比当季时令的蔬果要低,而且大多数反季节蔬果的口感也较淡。
例如,夏季上市的黄瓜和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是冬季生长得两倍。就红萝卜中的β葫萝卜素含量而言,6月份时的是隆冬时的1.5倍。
再者,反季节蔬果更严重的问题是,不肖业者用化学物质催熟和保鲜。市场上常见到的是冬天的西瓜和夏天的草莓。当然还有其他如香蕉、葡萄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述说。
这种不正常的西瓜,其皮上的条文不均匀,瓜囊特别鲜艳,但籽却是白色的,这是膨大剂和生长激素的杰作。
问题草莓则是长得硕大、颜色鲜艳、形状不规则,中间有空心,但草莓味却很淡。这是典型的用催熟剂或生长激素的成果。
那如何判断什么是当地当季盛产的呢?简单的说,在市场上卖的量最多,价格最便宜的,多数都是当地当季盛产的了。如果价格较贵,则不会是当季的食物,或者是根本就是外国进口的蔬果。
在此为各位介绍,美丽的宝岛台湾,依照不同节令,四季盛产的水果类别,请您参考选用 (如附表),亚热带气候均适用本表所列。
其他全年生产的水果则有:香蕉、凤梨、木瓜、番石榴、蕃茄;也就是说,全年都可以买得到、吃得到,但风味最佳、营养最好的还是盛产期出产的水果;所以,吃凤梨 3月底到 7月初最好、吃香蕉 3月底到 9月初最好、吃木瓜 6月底到11月中最好。再提醒一次,摄食除了要符合当季外,还要当地。
我们发现有趣的现象,可以印证自然的法则。入秋是白色食物盛产的季节,由于在入秋的气候中容易引起肺的毛病,有一种特别润肺的水果,就是水梨,其盛产的季节,刚好是入秋前的7、8月到整个秋天。此时多吃水梨能有效减少秋季好发的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这就是吃当季盛产果子的好处。如果你在其他季节吃这些食物,自然对身体帮助有限。
顺天养生,照顾一生
选择当季食物摄食的另一个益处就是可充足照顾到身体的五脏六腑,如春天百物生,植物发芽,所以吃绿色食物利于肝,如柑橘。夏天植物多半发红,所以吃红色食物利于心,如桃子。到了长夏时,植物呈现黄色,所以黄色的食物较好,如香蕉利于消化系统。入秋白色食物盛产,如白柚、水梨、莲子、薏仁、莲藕对肺(呼吸系统)有神效;冬天万物进入睡眠状态,所以食物多深色可补肾气,如茄子。
中医讲求四季养生,自然医学强调顺应自然,都追求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中医学认为,春季是万生生发的时节,人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春日养阳饮食宜选用有利于生发阳气又清淡的甘、辛、温之品,但须少食酸收之味。建议可多选以下蔬菜,如芹菜、香椿、绿豆芽、黄豆芽、胡萝卜、竹笋、波菜、韭菜、小葱、荠菜等。
「内经」上说,夏天是阳之洪盛,许多人容易没胃口,再加上消化功能较弱。因此夏天应多吃苦寒凉性、杀菌和多水分的蔬果。
苦寒凉性蔬果可解夏季暑湿之毒、又能生津止渴,建议选食如下:芹菜、生菜、黄瓜、苦瓜、蕃茄、芦笋……等
夏季多肠胃道疾病,可多吃大葱、洋葱、大蒜和韭菜等「杀菌」蔬菜。夏季天热、水分流失多,需多补水。尤其蔬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次天然膜过滤的最健康、最洁净又营养的活水。500公克的瓜类蔬果中约有450毫升的好水,是您绝佳的选择。
秋冬饮食最忌苦寒之物,因为苦有泻的作用,易伤到阳气,也会扰乱闭藏之气,有损脾胃功能。切记!
六、成熟的食物
「你们进了迦南以后,无论栽种哪一类果树,头三年的果子要当做不洁净,你们不可吃。第四年结的果子,要全部奉献给上帝作祭物,表示你们对我的感恩。到了第五年你们就可以吃果子。你们这样做,果树将结出更多果子。我是上主—你们的上帝。」(利未记第19章第23-25节)
如果食物不成熟,又吃了进去,你是很容易生病的。
有一次我在中国大陆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某接待人员告诉我,有时候农民所采收的蕃茄并没有熟,他们就在蕃茄头顶,涂上避孕药,这样可以在一个晚上的时间,使蕃茄由绿转为红色,而且会让蕃茄在一个月内都还是保持红色的色泽。
等出好结果
实际上,果树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可以采收的,上帝告诉以色列人说,不管他们在进入迦南后,种植任何食物,头三年不可食用,第四年献给上帝,到第五年才可以采收食用,而使产量更多更大。
我曾经请教一位种了一辈子柑橘的农夫,他告诉我,第一年的柑橘树会结出5、6颗柑橘。到了第二年约结出10颗柑橘。第三年约20至30颗柑橘。如果年年都采收,到了第四年,也只不过结出50颗柑橘。
但是如果照圣经上所说的,前三年都不采收,则第四年的柑橘树能结出200粒柑橘。若又照圣经所说,不去采收,而是献给上帝为感恩祭,第五年的柑橘树能结出400颗果实,到了第六年以后,每年会回报你600-800颗,真是丰丰富富。
商人为了让采收期提早,用的化肥、农药,完全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违背圣经所说的,结果让我们吃进身体,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不只是蔬果,还有许多食物都在尚未成熟时就让我们食用了。像我们平日所吃的鸡,也为了让鸡长得快,便注射大量的荷尔蒙,亦注射了抗生素,使鸡不易生病,如此一来,原本要9个月至1年才能长大的鸡就只用了40天即成了桌上菜。致使我们所食用的鸡肉、鸡块、鸡翅与鸡爪,均含有大量而危害人类的荷尔蒙及抗生素。
在临床上常发现,现在许多小女生胸部快速发育,而小男生生殖器官却长不大,这里头有很大的问题是出在他们嗜吃有大量荷尔蒙的催熟食品。下一代孩子的体质是多么令人担忧啊!
2000年7月天,在中国大陆西安市的一家医院里,一个3岁的小女孩,和一个4岁的小男孩因身体发育异常,被各自的家长带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这两个孩子的生理状况有异于同龄的儿童:小女孩乳房胀大,下身有流血现象,男孩嘴上则长出了胡子,嗓音变粗,仿佛到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经与家长深入交谈后发现,这两个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家庭,但都有同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吃水果。家长认为多吃水果对孩子有好处,只要孩子爱吃,尽量满足,各种提早上市的水果经常大袋买回家。据分析,这两个孩子所出现的生理异常与此有关。因为早熟的水果大多是经一些含「荷尔蒙」(生长激素)的药物催熟的,而食用此类水果有可能导致孩子发育异常。由此事件,您不难发现,食用自然成熟的食物是多么重要。
熟透的香蕉最防癌
选择成熟的食物,使我们得到更安全且更多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以香蕉来说吧,许多人都吃了香蕉,可是并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多年来,我一直强调,吃香蕉有两个要点──要吃表皮已有黑色斑点的香蕉和连皮吃(以下单元谈这个问题)。多数人不易做到,前者也许可以,后者就难了。
日本东京大学药学教授山崎正利以动物试验,比较了多种水果的免疫活性。结果发现,水果在癌症病人身上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专门的免疫增强剂。
在增强免疫方面,前三名是香蕉、西瓜和葡萄,而在增加白血球效用方面的榜首仍然是香蕉,再来是苹果和奇异果。第一名通通是香蕉。令人惊讶的是,香蕉中具有产生攻击异常细胞的物质TNF(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可以促使介白素-1(Interleukin-1, IL-1)的产生并出现发烧现象,使身体有利以对抗感染与打败外来病毒或癌细胞 (注10)。当然,香蕉只有在人体白血球数量不足时,才会大幅增加,不会盲目增长。
不过,山崎教授强调,香蕉越成熟,它的免疫活性才越高。香蕉表皮上黑斑越多,就表示香蕉越成熟了。经实验证实,在表皮上出现黑色斑点的香蕉(买后搁置约5-10天),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要比青绿色表皮的香蕉强5倍。
当黄香蕉出现芝麻黑斑时,是营养价值高的时候!因其富含完整的钠、血清素、蛋白质、钾、磷、钙等!但若已出现明显酸味,或是香蕉皮全变黑,甚至手压很软时,就不适合吃。
放下本书,去吃一根熟透的香蕉吧!
七、完整(连皮)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的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提摩太前书第四章第四节和合本)
在我介绍大家饮食的原则当中,有一个经常被大家忽略且错误的观念,就是食物应完整地摄取(连皮吃)。例如,吃地瓜、红萝卜削皮了吃,苹果削皮了吃,香蕉剥皮了吃,几乎我们都把食物中一部分(经常是最主要的部分)的营养给浪费掉了。而正是这样错误的观念,致使我们的身体容易生病。
其实,食物中最营养的常常是外皮。上帝创造一个很伟大、奇妙的地方在那里!每一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要一起使用才会发挥最大效果。
连皮摄取
很多人说,我摄取很多的蔬菜水果呀,为什么身体健康还是没改善?原来他所吃的蔬菜水果,统统都只吃里面的果肉,而不吃外面的皮,所以导致身体越来越不平衡,越吃越差,原来是很多人吃东西都吃错了。
有许多的蔬果,经过测试发现,吃对地方,才能提供完整营养,才能吃得健康,让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西瓜也是果皮与红色/黄色果肉之间的那层白色部分特别有营养,而吃葡萄则是要连皮带籽一块吃。香蕉皮非常有营养,连皮切块或整个香蕉连皮一起打果汁吃才好。这些营养的部分,平常都被我们忽略了,结果蔬果是吃了,却没把重要营养吃进身体里去。
连皮带籽,营养宝库
先谈谈葡萄吧!各位如果有机会到法国农村参观葡萄园,必会发现,法国人吃葡萄一律不吐皮,而且连葡萄籽也一起吃进去。
葡萄中有一种成分,叫做多酚。而多酚中的白藜芦醇,被纽约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研究(2008年)发现,它可以阻断癌细胞的粒线体活动,而粒线体是细胞的能量中枢。
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研究则显示,白藜芦醇的结构与合成雌激素相似,能够激活通常由雌激素调节的基因,可预防心脏病。
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则认为,白藜芦醇等多酚成分,具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脑神经细胞的老化和损伤,保护脑血管,预防脑年痴呆症的发生。
讲了这么多多酚白藜芦醇的好处,到底它在哪里呢?据研究,葡萄果肉中的多酚含量是2%-5%,葡萄皮中则有23%-35%,葡萄籽更高达65%-70%(请叫我第一名)。
顺便一提,葡萄籽中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竟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能够消灭氧化自由基,延缓皮肤衰老,增强人体免疫。
我最喜欢的葡萄吃法,是将葡萄用好水洗净,经臭氧处理后,将整个葡萄打果汁来喝。试试看,很棒喔!在葡萄盛产季节,我几乎天天喝,太棒了!
连皮香蕉,舒缓忧郁
据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研究(2007年),成熟的香蕉黄皮,含丰富的类葫萝卜素,以及类叶黄素,可以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防止光线或紫外线对视力的伤害。当然,直接将整个香蕉(连皮)打果汁吃,最简便。
英国、美国营养师都表示,香蕉皮含有镁、钾、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B12等营养素、抗氧化成分,且含有丰富纤维、蛋白质,可以帮助减重、让心情好一点。
2011年《应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科技》期刊(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一篇文章称,香蕉皮含有多酚、类胡萝卜素与其它生物活性物质。香蕉皮中的维生素A有助维持牙齿、骨胳、软组织健康。维生素B6对免疫系统有助益、可促进大脑、心脏健康、调节血糖、提振心情。维生素B12有益大脑和神经系统。另外,香蕉皮中的维生素B群与抗氧化成分有助提升新陈代谢、帮助减重(注11)。
黄色熟香蕉具色胺酸,但未熟的绿香蕉,其果皮也含丰富血清素5HT(5-羟色胺和血清胺),转换成血清素的速度会更快。但是,香蕉皮要生吃,还真是很不好下咽,香蕉皮含有植酸和草酸,让香蕉皮吃起来涩涩的,建议可以将整根香蕉连皮洗净后切块,放入果汁机中加入其它果汁,打成香蕉皮果汁,这样会顺口很多喔(注12)。
心情常常不好吗?试试看香蕉皮!
香蕉,猴子才不吃皮,因为它没看过这本书。聪明的你看了这本书,知道要连皮一起吃,知道香蕉连皮吃,对健康有全方位的好处!
既然果蔬的皮这么重要,为什么一般人都不吃呢?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吃口感,好吃的才吃,皮不好吃所以不吃,真是可惜啊!
西瓜皮可壮阳
西瓜在中医称为「天生的白虎汤」。正是因为西瓜性寒,是退热高手,与「白虎汤」退烧的效果相似,才有此名。过去我们就知道,西瓜皮味甘性凉,可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低血压,在中医的古籍都有记载。但2008年有一个最新的研究指出,西瓜皮中有一种瓜胺酸成分,能够放松并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原理与伟哥相同,简单讲,西瓜皮可壮阳,这是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所做的研究报告。
中医师彭温雅表示,西瓜能吃的部位不仅只有红色果肉,容易被视为废弃物的西瓜果肉白色的部分,也称为「西瓜翠衣」,性寒味甘凉,可以用于清热利湿、消烦解渴,甚至用于口舌生疮、消水肿、去热咳;而且营养价值还大胜西瓜红色果肉(注13)。
下次吃西瓜,记得要连皮带籽一起打果汁吃,真好!
柑橘类果皮, 降压又护心
柠檬皮含有橙皮贰和柚皮忒,有消炎作用, 还能抗病毒、抗溃疡、降血压、降胆固醇,以及减轻或改善主动脉粥样硬化。
美国蒙特福特大学科学家发现,与柠檬同属柑橘类的橘子皮里有一种叫salvestrol Q40的复合物,它可以杀死人体内刺激癌细胞生长的酶。前瞻性实验表明,存在于柠檬、橘子和葡萄柚皮中的复合物柠檬油精,同样具有降低患癌风险的功效(注14)。
柳丁皮也富含抗氧化作用的配醣体,可强化血管。
黄瓜皮清热又解毒
讲到黄瓜也是许多人的最爱,但不吃皮就太可惜了。黄瓜的整个营养精华就在皮上的苦味素,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还能清肠、养颜美容。而100公克新鲜黄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皮中有19.79毫克、籽中有15.4毫克,而肉中只有6.54毫克。黄瓜皮的维生素含量竟是黄瓜肉的3倍多!还削皮吗?
萝卜赛人蔘,功在皮与叶
大家都说,萝卜很营养,甚至说:「萝卜赛人蔘」。萝卜具有特殊辣味,生食可保护胃粘膜、健胃消食。甚至萝卜所含多种酵素(酶),能够分解致癌的亚硝酸,加上它所含木质素还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从而吞噬癌细胞。
据分析,每100克萝卜含维生素C53毫克、钾400毫克、钙260毫克,可是上述营养成分大多数都存在萝卜皮和萝卜叶中。
奇异果皮多果胶
奇异果总要削皮吃了吧?错!奇异果皮有丰富果胶,可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帮助排便。当然,吃之前可以先用小刷子,刷掉外皮上含生物碱的纤维毛,再细细品味连皮的奇异果吧!生物碱容易使咽头过敏,枇杷与水蜜桃亦有相同情况,请慎之。
芒果皮助益心脏
芒果呢?绿色植物中有一种称为「PPARs活性分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的成分,能够启动人体细胞「细胞核内荷尔蒙受体族群」,调节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促进新陈代谢。而芒果皮中就有丰富的PPARs成分。
此外,如果您只吃芒果肉,它的含糖量很高,容易被转化为脂肪而积存在血管内阻碍血流。但是芒果皮中有等同维生素P复合物的檞黄素(quercetin苹果皮中也富含此素),可增加为血管弹性,调节微血管的渗透性 (注15)。多好啊,决定连皮一起吃芒果了没?
但有时芒果皮也会引起红肿和痒的过敏反应,须留意。
天王地瓜更要连皮吃
地瓜皮膳食纤维含量比地瓜肉还高,而且富含植化素、维生素。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便便成型,每天利用早或午餐摄取约一个拳头大的份量就可以加速排出体内废物、毒素,同时预防便秘!
地瓜含丰富抗氧化剂,特别是β-胡萝卜素、绿原酸、维生素C和E。而紫番薯更含另一种抗氧化剂──花青素。这些都有助预防细胞损伤,并降低患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由于这些抗氧化剂多在地瓜皮内及皮下,所以吃番薯皮可增加抗氧化剂摄入量。地瓜皮还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是一种多醣类物质,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避免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中,进而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地瓜皮也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多酚。地瓜皮的钙含量更是地瓜肉的5倍。另外,地瓜也含有上述名为绿原酸的抗氧化、抗老化成分,地瓜皮里的含量也同样比地瓜肉还多。且地瓜皮属碱性,有利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烹煮前彻底将皮洗净,连皮煮熟食用最能吸收营养(注16)(注17)。
苹果皮防癌抗老都在行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苹果中除了果胶纤维与维他命群这些传统的营养之外,还含有很大量的抗氧化物,这些抗氧化物可能多达数百种。在实验中,苹果有很强力的抗氧化力。前面已经提到葡萄皮、柑橘皮中都含有很高的抗氧化物,这些抗氧化能力高的水果因为能够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与LDL胆固醇的氧化,所以被认为是防癌抗老的圣品,如今苹果也荣列抗氧化之林,尤其在苹果皮中其抗氧化成分更是丰富。
苹果为美国癌症学会推广的30种抗癌蔬果中,排名第一。而红色苹果皮的部分含β-胡萝卜素、山茶酚、懈皮素,能切断肿瘤细胞的养分供应途径,使得癌细胞无法生长。因多数抗癌物质多存在于苹果皮与皮下,若削皮食用则功效降低。只要果皮清洁得宜,食用时咀嚼时间足够,连皮实用可发挥功效。若打成果汁,则必须与果皮渣一起饮用,才能吸收全部营养,但是要立即饮用以防止氧化(变色),这是市售果汁所无法比拟的(注18)。
此外,汇整不同机构有关苹果皮营养的研究报告(注)(注),可知苹果皮至少还有以下营养价值:
- 富含「三萜」复合物。根据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在2007年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苹果皮富含名为「三萜」的复合物,而它正是以有助杀死人体内的癌细胞而见称。
- 苹果皮中的多酚(Polyphenols)含量高于苹果肉5倍。多酚为一群化学物质的总称,有抗氧化的功效,也能阻挡某些癌细胞生长所需的酵素。多酚类具有许多抗氧化功效,如抑菌、抗发炎、抑制动脉硬化及血栓症、延缓 LDL 氧化、降血压、保护血管壁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蛋白等效果。
- 低胆固醇防便秘。苹果皮有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可以预防便秘,其中可溶性纤维不仅能降低胆固醇。
- 帮助减肥。苹果皮含有一种能够对抗肥胖的「熊果酸」,熊果酸可增加体内棕色脂肪,而棕色脂肪能产生能量给身体运用,帮助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苹果连皮吃更能让延长饱足感。
- 美国伊利诺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苹果皮含有钾、钙、叶酸等矿物质,可以帮助身体的系统正常运作。所含有大量的维他命A和C,则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 苹果皮含有「槲皮素」。在研究中发现,槲皮素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和免疫调节活性,这些特性构成了对整体健康和抗病能力潜在益处的基础。槲皮素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其特殊的抗氧化、抗发炎、抗过敏功效,在所有植物营养素中数一数二,号称天然抗组织胺,也是让这些蔬果成为超级食物的关键。这类物质是植物历经数亿年所演化出的天然色素,除了赋予蔬果多彩色泽,最重要的作用就像是人类的免疫系统,是植物抵御外侮及延续生命的关键(注19)(注20)。
一般来说,苹果的表面都具有微小的孔洞,经由呼吸作用使得水分挥发,为了保持其本身的水分,苹果自然生成了一层天然果蜡(植物保护层),减缓呼吸作用,让水分流失的速度减慢,此外还可以防晒、防寒、防止外界微生物、农药入侵果内。
通常将果皮打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延长苹果的保存天数。在非台湾苹果产季时,若要吃到苹果则必须仰赖进口。外国的水果要经过长途运输才有办法到达台湾的市场进行销售,过程中,果皮会因为水分流失而变得较皱,卖像不佳。所以为了要保持苹果原有的水分和光泽度,必须在苹果表皮多上一层人工果蜡,以增加保存的天数。
人工果蜡又分为食用蜡及工业蜡。食用蜡是食品添加剂,为一种壳聚醣物质,主要是用来保鲜,防止苹果的水分流失,腐烂变质,多半是使用在进口苹果上,例如常见的智利苹果、纽西兰苹果。
工业蜡则含有汞和铅,可透过果皮渗透到果肉里面,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增加苹果鲜艳度、光泽度,而使用廉价的工业蜡涂抹于苹果表层,必然对人体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注21)!
挑选苹果时,于表皮擦拭几下,若有淡淡的红色,千万不要购买!
芹菜叶比茎更营养
再如,平常食用芹菜时,由于芹菜叶的味道较不好吃,人们多数只吃芹菜茎而不吃叶,其实芹菜叶比茎更营养。这又是一个典型因「吃口感」而浪费营养的例子。
芹菜叶含有挥发性的甘露醇,别具芳香,能增强食欲,还具有保健作用。
芹菜营养十分丰富,100g芹菜中含蛋白质2.2g,钙8.5mg,铁8.5mg,其中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1倍,铁含量为蕃茄的20倍左右。此外,β胡萝卜素等维他命都非常丰富。营养学界曾对芹菜的叶和茎进行过13项营养成分的测试,发现芹菜叶片中有10项指标都超过了茎。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是茎的88倍;维他命C的含量是茎的13倍;维他命B1是茎的17倍,蛋白质是茎的11倍,钙则超过2倍。
芹菜叶可用在打果汁或拌生菜沙拉酱一起吃,很棒的,请尝尝!
八、熟食以蒸煮为主,忌油炸!
「任何脂肪和血你们都不可吃。这是你们在一切住处一条世代永存的律例。」(利未记第3章第17节新译本)
在本节我们要来介绍如何吃熟食!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水煮、蒸、炖的方式烹调食物。对身体伤害最大的莫过于油炸食品,但最好吃的往往也是油炸食品。
先以炸薯条为例来说明吧。根据义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科学家尼古拉•维罗尼斯(Nicola Veronese)博士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分析4440名45-79岁民众的吃薯条习惯与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每周吃炸薯条达到2次或以上的人比那些不吃炸薯条的人死亡率高出1倍;但不经煎炸的马铃薯食用后并不会引起过早死亡的风险。科学家表示,性别、年龄不影响研究结果,但他们强调肥胖、缺乏运动、摄取高盐分等因素或许跟死亡率有关。本篇论文发表在2017年6月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注22)。
每一年的国民十大死亡原因分析都指出,脑血管疾病及心脏疾病,始终高居十大死亡原因的前几位。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疾病都与脂肪、热量、盐、糖摄取量过高,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儿童天天高油高盐高糖无全谷
先来看看孩子的情况吧。根据2006年台湾「幼儿园餐点营养品质现状调查」,从全台25个县市7659家幼儿园,抽样调查1566家所进行的统计分析,有66.5%的园所提供含糖饮料给孩童饮用(打下糖尿病基础)。一周五次正餐中,有近8成的园所提供三天以上的高油、高糖、高盐的食材和烹调方式(孩子成了心血管疾病候选人)。
所提供的点心排行依序是──小西点、沙其玛、薯条和甜甜圈,甚至还有洋芋片加奶茶、沙奇玛加汽水、甜甜圈加可乐等可怕的组合,更糟糕的是,9成以上园所食用精致加工谷类,未提供全谷类食物,导致孩子情绪不稳、精神不济、体能不佳──「新三不」。
孩子的饮食恶状如此,何况是成人!我们到底是在培育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还是在执行慢性杀戮计画?
从1999年开始卫生署所公布的「国民营养现况」资料就已显示,台湾地区成人每天的脂肪摄取量,均占总热量的33%至34%之间,远远超过所建议的标准。20年过去了,2020年后恐怕形势更不乐观。
脂肪摄取过多,将使血管囤积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长期过多的热量储存在脂肪组织,除了会造成肥胖,也容易引发新陈代谢变化及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等。专家认为,降低脂肪摄取量,将是国人现阶段饮食防癌刻不容缓的重要步骤。
肝不好,显在脸上
为什么肝不好?我们一开始有提到,我们的人体是利用肝脏来帮我们过滤油脂,再经由排便排除。但肝脏经过长期的负荷,来不及过滤了时,只好从皮肤作替代性的排除,否则油脂会进一步带到肾脏,而破坏肾脏功能。所以你脸上就会长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试试看,只要停止油性和油炸食物一个月,你的身体素质与脸上风光必大有改善。
在近期的媒体报导中,我们看到了一则奇怪的新闻,「年约八个多月的婴儿,发现得到肝癌」。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震惊了世人!我们就从此个案来探究原因,我们研究发现,现代小孩在娘胎里就吃下了过多的脂溶性毒素了。什么叫作脂溶性毒素,其来源之一是饱和性脂肪酸,如动物的油脂,牛油、猪油……等,尤其是反式脂肪,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氢化植物油或人造奶油。
这些脂溶性毒素会堆积在骨头里,慢慢造成所谓的退化性关节炎,这些人只要稍微吃些油脂,关节就开始痛,手就开始麻起来了,百试不爽。再下去这些脂溶性的毒素会干扰到内分泌系统,你就会出现一大堆奇奇怪怪的毛病,包括糖尿病。所以妈妈得糖尿病,孩子也有糖尿病,不要就以为是遗传,是因为妈妈吃得油腻腻(坏油)、儿子也跟着吃得油腻腻(坏油)。所以糖尿病患者只要将油脂(坏油)的摄取量降低,很多病患的血糖都可以恢复正常。这种现象怎么可以叫做遗传呢?
此外,我们发现,皮肤出现不正常的症状,这样的症状同样也会出现在小朋友的脸上。以往,我们多半以为这样的症状是青春痘,其实不然。此时肝脏已经受到脂溶性毒素的伤害,而转由皮肤排毒的方式取代了过滤功能。
当油脂利用皮肤排毒,而将毛囊堵塞时,使得男性在年纪轻轻,就面临落发秃顶的命运。在此,需特别说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差别。女性在每个月都有一次月经,女性每个月会藉由月经将脂溶性毒素排除体外,所以女性少秃顶的情形。
而男孩的脂溶性无法由下体排除出去,就是所谓的「雄性秃」。而我们只看到洗头掉头发,有没有看到心脏血管开始在堵住了?这样就知道了吧,为什么现代人有这么多的心脏病和脑中风。
烧烤食物好吃但好毒
此外,如果一定要食用烹煮食物,一定要注意烹煮方式,如果你把食物煮太久,尤其是放在烤肉架上用煤炭烧烤时,食物容易焦黄。这种过熟的食物已经证实有高度致癌性。那些吃炸猪排或烟熏肉的人,也会吃入有害的氮化物。当动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及其他的有机化合物受到极高温的烹煮时,会改变其化学结构,而产生毒素。当吃下这些食物时,无异是增加致癌的风险。
根据研究指出,当食物中的油脂滴在木炭上时,会产生含有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或PAHs)的烟雾,动物实验证实,长期吸入含有PAH的烟雾易造成鼻咽癌或肺癌。另外高温加热、烹调时间过久而烤焦的肉类或鱼类,会导致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HCA)形成,异环胺会破坏基因,增加胃癌及大肠直肠癌风险(注23)。
清蒸保存更多营养
食物处理,到底哪种方式最好?底下我们以花椰菜为例来说明。花椰菜常被称为是防癌之王,是众多食物之中最常被「歌颂」的蔬菜之一。有关她的营养价值已有太多专论介绍过,在此不在赘述。我们在此要谈的是如何才能获得植物最完整、最精华的「内涵」,不浪费了大自然的恩惠。
西班牙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针对不同的烹调方式,煮出来的花椰菜抗氧化物进行检测。我将其结果主要部份绘成表格,方便各位一目了然。
表:花椰菜中抗氧化成分营养遭破坏的情形
由上表很容易就看出,清蒸花椰菜所含的抗氧化物损失得最少,但微波炉处理过的花椰菜抗氧化物几乎破坏殆尽。以保存食物的养分而言,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蒸是最好的方法,而微波是最差的方式(在此声明,我不想卷入微波炉食品到底是坏还是好的争论中,只想告诉您事实。)
其实,想要摄取花椰菜(或是其他大多数的蔬果)完整的营养,比清蒸还要更好的方式,是生食,洗干净后打成果汁直接喝。试试看,太棒了!当然,一定要确定无毒才可以生食喔。
不只是抗氧化物,还有更多的植物化学物、酵素、维生素……在生食之中,都能提供给您。
「吃未经烹煮的食物有助于细胞的洁净和重建,使其恢复健康的状态。」(Ann Wigmore医师)(注24)
九、部分生食
多数人几乎习惯将所有的食物加热了吃。其实蔬菜还是尽可能生食比较好。
我们都知道所有天然的食物要分解,都要靠酵素。值得庆幸的是,所有食物都有酵素,但酵素在超过54℃的温度时,就被破坏了。所以每一餐里面,一定要局部(最好50%以上)的食物是生食。蔬菜和水果是含有丰富酵素和维他命的食物,酵素与维他命对高温是极度的敏感,容易在烹煮的过程中被破坏或流失掉。
生食才能吃到最重要的部份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亨伯特.圣提诺(Humbert Santillo)以他和病魔战斗的亲身经验和厚实的理论基础指出:「酵素参与了人体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人体中的免疫系统、血管、肝脏、肾脏、脾脏、胰脏以及视力、听力,甚至连呼吸都必须仰赖酵素,只要任何酵素不足,都有害健康」(注25)。
至于酵素和人体的关系,他举了一个很贴切又传神的例子:「人体像灯泡,酵素像电流。唯有通电后的灯泡才会亮,没有了电,我们有的只是一个不会亮的灯泡而已。」因此他认为为了自身的健康,要不计代价地保留体内的酵素,其方法有二:一是生食,二是摄取植物的补充物。
植物藉由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来制造地球生物得以生生不息的营养物质与能源。我们多吃植物,就等于多吃这些营养物质与能量。除此之外,植物还可以提供生命得以延续的「火星塞」—酵素、维他命和矿物质。所以当我们食用生鲜蔬菜水果时,我们等于是让体内数以百万计的细胞,浸淫在植物提供的营养泡泡浴里。
现代人的饮食中精致加工食品再加上熟食和微波处理,导致所食用物质的丕变,食物中不再有天然酵素,造成器官失衡,实为文明病主因。也因大量的熟食习惯,久而久之体内消化系统必须负责分泌所有的酵素来处理一堆的食物,这也是人们消化器官肥大最主要的原因。一旦饮食中适量的生食,许多消化的毛病都能迅速获得改善。
熟食是死物,生食有生机
自小体弱多病,靠着食疗法而恢复健康,其著作发行已逾百万册的安威格莫尔医师,她曾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摆脱疾病,拥有健康。她数十年的经验使她相信:「若常吃烹调过的食物,肿瘤和癌细胞在体内蔓延的情况会更加严重,但若改为生食,癌细胞和其他病变的组织便会开始萎缩。而取自人体的癌细胞,虽能在熟食中繁殖,但却无法在同类的、未经烹煮的生食中存活。未经烹煮的蔬食,是对人体最营养的供给方式。熟食是死的物质,它并不适合我们。」(注24)
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吃太多煮熟的植物性食品,却完全不吃生菜,会造成反应迟钝、脸色苍白。」「从精神层面来看,吃太多熟食会让我们觉得不轻盈、不清爽,阻碍内在的喜悦和乐趣。」
这个观点,似乎也能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麻木、沉重,觉得自己快乐不起来,好像也说出了我每天开开心心的原因。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建议我们想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精力,那么在我们的饮食中,必须包括50%到75%的生食。您所吃的生食,不仅能让你改善慢性病造成的身体功能耗损,还可以减缓老化速率,使你的精力更加充沛,也可以使你的情绪更为愉悦。
此外,许多朋友都担心,生食会不会吃下更多的残留农药?是的!这是必要的顾虑,您可以像我一样,选一台功效良好的蔬果解毒机。
凡可生食的食物,都应尽可能生食。
十、少食
「食越少,身越健;身越健,体越轻;体越轻,心越爽;心越爽,智越明;智越明,才会巧。」《食物养生法》作者石冢左玄
我身边的亲友都知道,对于现在到处流行的「吃到饱」餐饮促销作法,我个人是很有意见的。因为「吃到饱」不只是吃下过多的热量,其中有更多的垃圾食品,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埋下慢性病的种子。更糟糕的是,「反正钱已付了,要吃它够本!」的心态,使人难以培养出「节制」的性格,对年轻人与孩童美好品格的养成,更是不利。没有节制的性格,难以成就有价值的事功。
饱食让人越来越笨
日本的科学家曾经研究发现,饱食后,胃肠道的循环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所以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常有许多父母亲向我抱怨说,他的孩子书老是读不进去,注意力老是不能集中。我的答案很简单:「少吃点,脑就灵活点!」做父母的就回答说:「是啊!孩子的胃口很好,很能吃,而且吃下去一堆难消化的垃圾食物,难怪人越来越钝了!」
根据生理学的研究, 将30岁设定为一个人生命力的最佳时期(顶峰),但往后每多一年, 其器官功能就依0.8%的比率下降。举例,人到50岁,其内脏器官功能只剩下他在30岁时的84%。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器官的「自然折旧率」。假若一个人活到90岁呢?他的器官自然折旧率已高达40%了。
反过来说, 人体所需要的新陈代谢热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减少的。也就是说, 年纪越大,所需要的热量就越少。所以,我常劝人,最慢40岁以后,一定要实施「八分饱」,再加上「常微笑、多跳跳」,就能「永不老」,当然还是会老,只是老得慢。
40岁后,每多10年,就再少一分,亦即50岁时实施「七分饱」,60岁「六分饱」,70岁「五分饱」,一直到120岁,无疾而终尽享天年而去,棒吧!
在日本推广「断食、少食」不遗余力,现年84岁却行动自如、精神抖擞的甲田光雄医师,总结少食带来的益处──身体健壮、活力充沛、皮肤漂亮、记忆良好、头脑清晰、睡眠缩短、自愈力佳、节约粮食,功德一件 (注27)。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限制热量不仅可以减缓老化速度,甚至有反转老化的作用。美国「卡路里限制协会」有25名年龄在41到65岁的会员,自愿参加华大的研究。他们平日不吃加工食品、含糖饮料、甜食和白面包,每天所摄取的热量都在1400至2000卡路里之间。但典型的西式饮食的热量都在2000至3000之间。
检查结果显示,这群人的心肌极富弹性,而且心脏舒张压(作为老化的指标之一)更比一般人年轻15岁。也许你会说,他们可能遗传好。不!他们家族中都有人罹患心脏病或中风。所以,热量少、活力多!
不只是这种个别的研究, 多次在长寿村考察百岁老人所得结论也类似。如巴马长寿村,90至112岁的老人膳食,平均每日摄入的热量只有1409千卡,这与另一个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村民和日本的网原老人摄入热量水平近似 (注28)。他们的饮食都是清淡的天然素食,主要粮食都是当地山区种植的玉米。从老到少一日三餐均食用玉米磨碎成粉,熬粥食用。另外再搭配饭豆、绿豆交替食用,副食都是自种的地瓜、蔬菜和大量的水果。
我曾亲眼目睹107岁老人,腰系砍柴刀,在极为陡峭的高山上砍柴。上山、下山却身轻如燕,毫无倦容。再随老人返家,他们所吃的正是上述食物。
打破每天一定要吃2000至3000卡热量的神话吧!
十一、禁食(断食)
「祂(耶稣)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马太福音第4章第2节和合本)
营养学家威拉‧瓦‧包理斯(Willa Vae Bowles)指出,从禁食前后的血液来分析,禁食可增加红血球细胞并改善血液的品质。而且只要禁食够久,则毒素可排除,皮肤更洁净,眼睛有神,伤口可愈合,还有整个身体的组织都能恢复活力。
艾德华‧赫卫尔(Edward Howell)医师在《酵素的营养》(Enzyme Nutrition)一书中提到,禁食有益关节炎与动脉硬化等病,也能明显改善肺部疾病和降低血压。
禁食确有许多其他治疗法无法达成的功效,但畅销书《体内环保》(Cleansing the Body, Mind and Spirit)的作者凯若琳‧卢本(Carolyn Reuben)谈到禁食可能出现的状况时,提醒大家:健康断食可让负荷过重的肾脏、肠子与肝脏有休息的时间,但又不致超时到损害器官功能。但即使是健康禁食也可能出现不适的情况,如虚弱、恶心、头痛、呼吸不顺畅、体臭、尿或大便有恶臭、皮肤红疹、脉搏不规则、疲劳、体温过高或过低,以及「性」趣缺缺。这是因为脂肪被代谢成身体能源时,原本储存在脂肪中的毒物,释出到血液里,产生上述症状 (注29)。
但有时你也会有禁食后的幸福愉悦感,或思考变清晰、应变力增强、体重减轻的症状。
禁食,对我们的身体最大的帮助是快速的调整体质,尤其重症患者。禁食可以帮助我们体内的毒素排掉,消除便秘,尤其是连续3至7天的禁食,但是必须要有正确的专业指导。拥有百万信徒的韩国纯福音中央教会的禁食祷告,就有许多专业人士协助照顾禁食祷告。
禁食分半禁食(吃蔬果)与全禁食(喝水)。耶稣在旷野的时候,禁食了40天后,圣经上写到:「耶稣就饿了」,并不是渴了,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耶稣在这40天是有喝水的。
日本的医疗界相信断食对于自律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有改善的效果,同时也会增加脑波中的α波,进而增进身心的正常活动。因此断食疗法在日本全国的医疗机构广泛地被使用。
禁食时,会先燃烧消耗脂肪,后燃烧蛋白质。而每一公克的脂肪会供给9卡的热量。因此禁食前需经过检验,男性标准的脂肪在23%以内,女性标准的脂肪在27%以内,如果体重低过标准体重25%则不能禁食,因为体内几乎是没有脂肪的。禁食也是一个很理想强制瘦身的好方法。
禁食更可将体内贮存过多的废物排出体外,增加白血球的数量,加强其效能,并能促进副肾皮质荷尔蒙的分泌,把残废、有害细胞排掉。
禁食的好处,是帮身体排毒。建议一年之中可以有三个月的晚餐禁食,譬如说,选择礼拜日或是礼拜六,只吃早餐,而午餐与晚餐不吃。除非禁食是禁一整天,否则千万不要禁早餐。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也不要贸然长时间自行禁食。
最好从1天开始训练起,等能适应了,再增加到3天甚至更久,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多天禁食,以避免危险与不适应症。禁食一次要5天以上才会显现出效果,因4天到5天之后,体内才会开始排「宿便」,就是排「毒」。
禁食期间最好都不要吃任何东西,只喝干净的水即可,再配合呼吸调整,轻松劳动和灌肠,这样愈禁食精神会愈好,身体才会更健康,不治之病或有痊愈机会。
十二、去三害(调味料)
在各地的研究中发现,多数人的肝都不好,连一个4岁大的孩子也不能幸免。两个主要原因,第一这些小孩很喜欢吃垃圾食物,里面都含有大量的油、盐、糖。第二随父母亲晚睡。
许多食物本身是不坏的,错的是我们要吃口感,要吃方便,造成错误的食物制作和烹调方式,才是最大的原因。
调味料中有三大害,过多使用是造成对我们身体最大的伤害,也是现代病的主要病源之一。
◎ 味精之害
味精可说是最被争议的食品之一。味精的问题之所以特别复杂,是因为它「本来」是很「天然」的。但是,又经常出现味精有害人体之说法和研究报告。例如,2007年的最后一天,媒体报导了印度国家癌症中心(Netaji Subhas Chandra Bose) 针对134名因肠胃癌住院的病人病例进行研究,指证中餐厅经常使用的调味料味精,容易引发胃癌、直肠癌和结肠癌等胃肠方面的癌症。检验显示多数患者也都患有与谷氨酸钠有相关的溃疡(注30)。
早在2003年新加坡第一大报<联合早报>就大篇幅报导,味精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正常功能,而且味精在人体中有累积性的倾向。
平时口味清淡或不食味精的人,在食用味精后就出现疲倦、头痛、头昏,甚至反应迟钝和学习能力降低等现象。这是许多人(尤其是外国人)共有的经验。
在动物实验中更发现,幼鼠和小鸡受味精的伤害最厉害,脑神经和视神经都会受损。
味精食用后,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能与血液中的微量元素锌化合转化为谷氨酸锌而排出体外,间接导致了矿物质锌的不足。这令人想起了,我在大陆许多的演讲场合,都被许多着急的父母问道,小孩的锌不够,怎么办? 在大陆餐厅吃过饭的人都知道,大陆厨师放味精(或鸡精)简直是整把整把抓的,也难怪小朋友会缺锌。
但是缺锌可是个大问题,尤其对婴幼儿来说。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营养素。一旦缺乏,容易导致弱智、性早熟、妨碍发育。
在多次的动物实验(你不能用人做实验)中,反复证明,味精会造成永久性脑部创伤,但是在幼年看不出来。
在广告中宣称,味精是使用番薯、甜菜渣、麦粉等对人体有益的天然农作物为原料。但是国外的分析却发现,生产味精的化学成分是硫酸、盐酸和尿素等,认为味精是100%的合成化学制剂。
鸡精呢? 鸡精是在味精中又加上核甘酸钠等增鲜剂,它比味精的谷氨酸钠还要鲜。鸡精和鸡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核甘酸带有鸡肉的鲜味,所以叫做鸡精,请不要误会。
吃不吃味精(鸡精),聪明的您,自己决定吧!
◎ 精盐之害
第二害是精制的盐。为什么现在肾脏病人那么多?为什么肾功能不好的人也那么多?因为吃得太咸了,重咸最伤肾。在台湾西药房中发现,卖得最多的药,就是补肾的药。我想华人的肾脏怎么那么糟,原来是吃得太咸。
俗话说「南甜北咸,得病根源」,就是讲中国大陆南方人爱吃甜,北方人爱吃咸,这些都是不好的烹调习惯,长期过量吃盐正与引发各种致命慢性病的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以下以中国大陆极其明显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中国大陆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平均为5%,而南北有显著差别:北方如天津、北京、沈阳为10%,而南方如上海、杭州为5~7%,广州、福州、湛江则为3~5%。
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别是人们每天吃的食盐量不一样,广州人每日食盐量在7~8公克,上海为10~12公克,而北方人为15~20公克。这种明显的差异,也成了体质差异的主因了!一般来说,每日食盐的标准为5公克以下,台湾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上班族普遍外食,结果常常一顿吃下来,含盐量已超过5公克,从此,不难知道,为何年轻人中风是愈来愈多了!
澳洲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食物中盐分含量过高,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白内障的晶状体变白,如果不改变饮食习惯就可能导致失明。
2019年刊登在知名医学杂志《刺胳针》(The Lancet)的一项研究指出,2017年全球死亡人数,近五分之一死因与「不良饮食」有关。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三大因素是:钠摄取过多、全谷物与水果摄取量太少。此研究分析全球195个国家、近20年的饮食习惯大数据,归纳15项饮食风险因素及其对死亡与残疾的影响。有1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91万人因「癌症」死亡,而「糖尿病」则导致34万人死亡。亚洲国家最大的饮食风险,就在「钠含量」,可能与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添加调味料,当中含有相当高的钠。
除了盐之外,哪些饮食含有高钠?根据研究归纳,奶类中的乳酪,蔬菜中的海带、紫菜,腌渍的雪里红、榨菜、笋干、酱瓜、蜜饯、罐头水果、腊肉、香肠、豆腐乳、泡面及各种酱料、调味品,都是含钠量很高的「地雷食物」。
义大医院内科部长洪士元提醒国人,多数人知道吃太多盐会血压高,殊不知,高血压会伤肾、伤心及伤脑。像摄取盐分太多造成体内的钾失衡时,很容易造成心律不整,就相当危险。而钠导致血压异常时,可能会造成头晕、头痛,严重更会造成意识紊乱(注31)。
◎ 精糖之害
第三害是精制的糖。「保特瓶」型的儿童糖尿病患愈来愈多,原因就是他们太爱喝加工果汁和碳酸饮料,而它们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砂糖,你也可以叫「杀」糖,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了,对身体不好。砂糖几乎涵盖在饼干、蛋糕、甜品中。曾经有研究指出,爱吃甜食的人,容易得子宫肌瘤。而得到子宫肌瘤的病人,我问她,也几乎都是爱吃甜食。
糖,味道甜美,人们喜食,而且现代人是愈吃愈甜,如饮料、点心、糕饼。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50岁左右的妇女吃甜食过多,会导致胆结石。过量的糖会增进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过量的糖还能自行转化为脂肪,影响正常的食欲,妨碍维他命、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的摄入,导致人们肥胖。
多吃甜食还可促发乳腺癌。据研究,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大量吸收胰岛素的器官,长期摄入高糖食物,能使血内胰岛素含量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而早期乳腺癌细胞生长,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而被乳房吸收的胰岛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就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长期食糖过量,还会加速细胞的老化。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公共卫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针对在1999年至2002年参加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5,309位参与者中进行调查,这些参与者年龄介于20~65岁,且无糖尿病史或心血管疾病。总体而言,这些参与者平均每日摄取340公克的糖,其中,大约21%的参与者每日摄取至少560公克的糖,结果显示,这21%的人,他们的细胞比整体平均老了4.6岁(注32)。
更严重地,糖吃多了,会过多消耗体内的钙,造成骨胳脱钙,导致骨质疏松症。爱吃甜食的家庭主妇或女职员,也常常精神不振,体力不足。
甜食过多还会刺激胃液分泌,日久损害胃粘膜,诱发胃炎和胃溃疡。总之,糖,缺点一堆,优点一点,小心啊!
所有精制而令人垂涎三尺的加工食品,几乎都添加了大量的油、盐、糖。例如薯条单吃时热量并不高,但经过高温油炸后,热量增加变成44倍。如果再制作成洋芋片,热量则增加到250倍!
※ 参考资料:
- 全谷食物减患炎症,太阳报,2007-06-23。
- 潘怀宗,全谷类降肝癌,健康远见,2019-03-25
- 今日美国,多吃蔬菜同吃抗癌防病有效,美国世界日报,2004-07-19
- 张晓卉,蔬菜吃得愈多活得愈好,天下杂志,2014-05-26
- 张宜珊,10大解毒水果排行榜,平传媒,2019-08-12
- 「三因学说」是宋代陈元择引申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言「千般疾难,不越三条」之意所提出的。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牛折,主杵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学宛出版社,2002
- 马贵友、杜晶阁,在家庭条件下的人体清理,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 卡洛琳海登利,大自然长寿饮食,台北生活医学书房,1996
- 属于前发言性细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的介白素-1与TNF,在发言时期刺激巨嗜或组织单核球大量表现,并启动下激的细胞激素表现。请参考Klein Brally H: Cytokine-binding protein:stimulating antagonists, Immunol,1995
- 李熙,香蕉皮保健功效是果肉的三倍,大纪元,2016-07-19
- 华人健康网,吃香蕉皮比果肉还营养,TVBS,2018-06-15
- 黄曼莹,西瓜白色果肉营养竟大胜红肉,良医健康,2016-07-12
- 王赛特,科学家研究发现橘子和柠檬的果皮能防癌,中新网,2008-04-11
- 郭佳信,吃芒果不吐皮有益心脏,中央社,2006-12-16
- 何梓姗,吃番薯皮营养价值在哪里,HEALTH,2019-09-27,取自:https://www.am730.com.hk/news/
- 吃地瓜减重却变胖吗,TVBS,2018-06-04
- 苹果记忆之果的营养成分,台湾癌症基金会
- 艾蜜莉,连皮一起吃更营养, 2019-11-29
- Oliver Sun,槲皮素的8种功效及副作用,2020-02-14
- 王盈筑,苹果果皮天然蜡加工蜡, 2018-08-23
- 乐羽嘉,一周吃薯条两次以上早死机率增一倍,天下杂志,2017-06-16
- 梁惠明,炭火烧烤易致癌, 2018-09-01
- 安威格莫尔, 做自己的医生,台北, 百善书房,2006
- 亨伯特盛提诺,食物酵素的奇迹,台北,世茂出版社,2001
- 安玛莉柯宾,食物与疗愈,台北,世茂出版社,2008
- 甲田光雄,断食少食治百病,台北,世茂出版社,2000
- 黄克林,世界第五长寿之乡—巴马,巴马长寿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
- Carolyn Reuben,体内环保,台北,生智文化,2000
- 印医学专家推断常吃味精易引发肠胃癌,大纪元,2007-12-31
- 王昭月,造成全球人类死亡主因之一,联合报,2019-06-02
- Jeffrey Norris, Sugared Soda Consumption, Cell Aging Associated in New Stud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October 16, 2014, From: https://www.ucsf.edu/news/2014/10/119431/sugared-soda-consumption-cell-aging-associated-new-study